7月下旬的宜宾,晴热高温,这种火热亦如201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会场内的氛围。
产融合作是2016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金融监管等部门开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第一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于2023年召开。时隔两年,这一国家级盛会再次落地四川,依然高规格,来自国家部委、金融机构、产业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头、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等的千余名代表齐聚长江首城,围绕“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主线,共探共商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当前,百年变局十字路口,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构全球产业格局,构建适配现代产业体系的多层次金融服务生态,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这场以“产融联动创新 合作共创价值”为主题的大会,不仅重新定义了产融合作的新高度,于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愿景,也有了更丰沛的时代内涵。
作为东道主的宜宾,持续探索实践“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创新方案,不仅立体展示了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产业带来城市中兴的阶段性成果,还提供了“以产兴城、以融促产、科技赋能”的城市进化样本。
近年来,宜宾坚持工业当先,制造为重,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大力拓展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产业带,已经初步构建起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优质白酒、动力电池产值突破千亿,晶硅光伏、数字经济正朝着千亿目标迈进,2024年全市经济总量超过4000亿元,居于全省第三位。
反过来,宜宾“4+4+N”产业集群逐渐在这片热土集聚成势,产业的强劲动力和发展后劲,又为产融合作提供了巨大空间。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金融“活水”正以奔涌之势,滋养实体经济繁茂生长。数据显示,近五年来,金融机构的制造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例持续增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比例为14.2%,比3年前增加了近8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了制造业资金支持期限结构不平衡的问题。
不过,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工业生产的范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科技创新驱动的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这意味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产融合作生态也需要创新和进阶。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杨虹就指出,“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优化布局和梯度转移等领域和风险特征不同,需要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的融资服务。”
如是所言,从中央到地方,从交易所到金融机构,正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加强产融合作创新,推动优质金融资源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和技术应用验证、科技成果转化等,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杨虹提到,过去5年,人民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专精特精企业的贷款年平均增速分别为29%和18%,均远超于各项同期贷款增速。
交通银行副行长殷久勇也表示,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研发“1+N”科技企业评价模型和创新主动授信模式,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截至今年6月末,交通银行已为科技企业累计提供支持金额突破1.1万亿元。
政策上,宜宾陆续出台《产融合作试点实施方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等文件,通过担保补助、贷款贴息等“真金白银”的支持,撬动金融资源向企业倾斜。
产品创新上,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特点,推出“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为绿色项目打造“碳账户”低息贷款,目前宜宾共有6家上市企业,市值总计超5000亿元。
破解“融资难”,宜宾发布超600亿元的基金合作矩阵,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产业基金投资最活跃、布局最完整的城市之一。破解金融“精准滴灌”难,宜宾搭建“宜融通”金融服务平台,服务全市52万市场主体;常态化举办产融对接会,累计帮助600多个项目对接超千亿元融资。
“纵深推进产融合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谈到科技赋能,宜宾市委副书记、宜宾市市长廖文彬表示,宜宾以基金+科技为驱动,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群,加大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力度,为新质生产力的萌发与壮大,注入强劲的资本动能。
好消息是,随着共识的加深,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已是产融合作大趋势,相关的创新产品也正不断推出。比如,在此次大会上首创推出的《“中试保融通”——全链条、全方位护航中试平台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就拟通过“银保联动”助推中试加速跑;会上正式亮相的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信息系统,则将聚焦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提供包括政策推送、上市自评、股权融资、视频培训、审核动态等企业上市服务;工信部火炬中心自2020年启动企业创新积分试点工作,2024年火炬中心建成“企业创新积分制”服务平台,大会上宣介发布“创新积分制2025”,持续发挥创新积分制为科技型企业赋能的政策效果。
辰显光电实现全球首款P0.7 TFT基Micro-LED商用显示屏的量产即是产融合作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案例。该公司公共事务总监付超凡表示,新型显示行业具有重资产、长周期、人才密度高等特点,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问题。公司从中试研发到产品量产,每一道难关的突破,都有国有投资运营平台等力量的“托举”。其还透露,公司预计将于2027年进行IPO申报。
2019年,宁德时代落子宜宾,以此为起点,动力电池产业链在此叠加,快速集聚了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结构件等产业链配套项目120个;2022年,宜宾又抢抓太阳能电池技术从P型向N型迭代“窗口期”,切入晶硅光伏新赛道,依托英法德耀等龙头企业快速集聚了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项目37个,率先在全省完成了光伏全产业链布局;同时,聚焦强链韧群,宜宾优质白酒产业地标地位持续巩固,聚力“智改数转”赋能机械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耕场景建设推动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破局起步……
看得见的是宜宾产业建圈强链,看不见的是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构筑的澎湃动能。据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介绍,“近年来,宜宾以产融合作试点为契机,坚持做优金融服务,打造基金矩阵,强化政策协同,着力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聚焦做优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宜宾成立了普惠金融贷款风险资金池,创新白酒互助资金池、宜创贷等信贷产品;创新“链长+行长”机制,为四大千亿产业定制“一链一策”服务方案。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宜宾存贷款规模超1.2万亿元,居全省第3位,贷款余额增速连续38个月,保持全省第1位。
聚焦强链人群,去年7月,宜宾市“揭榜挂帅”新型研发机构“江源行动”正式启动,首批榜单成功引进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6个科研团队;本月初于北京发布的第二批榜单又精准谋划生成14个方向,主要涉及固态电池、新型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储能、人工智能、智能物联与数据融合、具身智能等前沿赛道。
在招商方面,宜宾还创新推出“产业链+基金+资本+场景+科技+专业化公司+会展”的协同战略,仅今年已发布的超190亿元的首期基金合作榜单,就吸引60余家上市公司,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20余家中国500强企业相继落户。
宜宾以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产业建圈强链,实际是四川乃至全国以融促产的一个缩影。殷久勇在会上就提到,以四川白酒产业为例,通过酒商贷产品直接连接酒企经销商管理系统,依托实时订单数据,为下游客户提供信贷支持,融资效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70%,有效缓解了经销商的资金压力,促进白酒产业产业链稳定发展。
此次大会上,诸多战略协议、试点基金、合作项目签约,将助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AIC股权投向产融联动的创新领域,尤其是18个四川省重点产融合作项目进行签约,为天原集团、丝丽雅集团、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和光同程、三江绿城等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将更有力地推动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签约的代表之一四川省科技创新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张志强透露,该集团将围绕四川省重点产业链,关注全国范围内的“链主”和“链属”企业,力争招引入川,助力我省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同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积极抢占前沿赛道,从技术源头参与项目孵化,补齐增强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基础能力。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革命溢出的成果,在工业体系里应用的效率和效益正在成为城市竞逐的动能,甚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已然是大国博弈的决定性力量。站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口,我们有必要重视审视科技、金融、产业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此次产融合作大会落地宜宾,既是宜宾产融实践得到了全国层面的认可,亦是加速奔跑的激励。透过宜宾“科技赋能、以融促产、以产兴城”的产融合作新路径,或可为更多城市的中兴提供参考。
在宜宾,产融合作将巨量的金融“活水”精准引入储能产业、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及智能制造产业等新赛道,显著加速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产能释放;通过供应链金融、设备融资租赁等工具,赋能传统产业(如白酒、化工)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提升其效率和竞争力,实现“老树发新芽”;产融合作有效缓释金融机构风险,打通科创企业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资金通道,让一个个“宜宾锂宝”成长壮大……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串成产业链,产业拼图又组合成宜宾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图景,共同构成宜宾“4+4+N”的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给这座城市带来向上突破的力量,人口、财富、新生产力在三江口汇聚,新生命力和新城市风貌在翠屏山展开新的故事,述说着长江首城的进化。
站在风口上实现城市中兴的宜宾,还有更大的“野心”。宜宾市表示,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将全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制造强市,让产业与资本在这片热土上持续“共舞”,为探索“科技—产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业—金融”良性循环贡献更多宜宾智慧和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上还重磅发布“产融合作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江口宣言”,宣言立足“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目标,从五个维度明确了合作方向,强调要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以高效金融服务支撑工业经济发挥“压舱石”作用;要聚焦重点产业链,通过针对性金融产品创新保障产业链韧性与安全;要完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让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生产力;倡导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依托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提升服务新型工业化的能力;呼吁深化“股贷债保”联动,共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可以预见,在以宜宾为代表的城市的带动和示范下,产融合作将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