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欢迎访问DG视讯器械生产有限公司网站!

图片名

全国订购热线:
0571-87859897

活动公告 公司新闻 健身指南 器材保养 常见问题

DG视讯作为我市零碳园区建设的重要试点如东洋口镇零碳产业园正加快实施四大行动——逐“绿”前行 “碳”寻新路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10 22:59:11 次浏览

  7日,如东沿海热力逼人,江苏丰储共享储能电站内,“超级充电宝方阵”正源源不断地向电网输送电能。在洋口镇零碳产业园规划版图中,这座储能电站既是园区能量

  7日,如东沿海热力逼人,江苏丰储共享储能电站内,“超级充电宝方阵”正源源不断地向电网输送电能。在洋口镇零碳产业园规划版图中,这座储能电站既是园区能量流动的“调节器”,更是未来绿电直供的“稳定器”,它能将不稳定的风光电力“点对点”输送至工厂,助力从源头实现零碳供给。

  作为南通市(近)零碳园区试点之一,如东洋口镇零碳产业园正加快实施能源供给零碳化、产业发展绿色化、减污降碳协同化、运营管理数智化四大行动。

  储能设施的科学布局,映射着能源体系重构进程中协同演进的产业图谱。面对能源供给侧与用能终端清洁替代、基础设施智慧升级等多重挑战,洋口镇要如何实现“净零”目标?带着这一问题,记者实地探访了这座正在蜕变中的工业强镇。

  作为如东绿电资源最富集、配套基础最扎实、电网架构最完善的沿海镇,洋口镇于去年底携手远景集团与权威认证机构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在全市率先启动零碳产业园建设。

  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

  敢于先行先试的底气在于,该镇工业园区内已落户16家风力发电企业、4个集中式光伏项目,“风光”装机容量461.5万千瓦;配套有丰储、重力储能两大储能电站;拥有骥能变、双南变、金蛤变等5座变电站,其中,220kV双南变是当下全省唯一汇集风电、光伏、储能、工业用户所有要素的变电站,具备绿电溯源条件。

  “零碳产业园建设最关键的能源供给零碳化,通俗来说,就是用绿电替代火电,让绿色能源成为园区能源供给的主力军。”洋口镇党委委员刘清江说,绿电进园区,看似简单:围绕变电站构建绿电物理可溯源网架,让风力和光伏发的电直接进入变电站,再通过专线输送到有绿电需求的企业,实现发电、用能、储能的一体化模式。

  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

  这种模式,不仅能促进新能源在本地的消纳,而且从发电端到用电端可实现全流程绿电溯源,相当于可为区内外向型企业提供物理意义上的绿电佐证。

  但要实现目标却困难重重:首先,风光绿电供应存在不稳定性,如何确保企业生产的连续稳定是一大挑战;其次,电网的智能化改造也是一项艰巨任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再者,部分用热用汽企业电力替代成本过高,不具备现实可行性,等等。

  “对此,我们将能源供给零碳化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刘清江介绍,洋口镇计划引进用户侧储能设施,以平衡绿电供应的不稳定性,同时通过综合能源+智能微电网建设,推动新能源发电、负荷和储能接入微电网,探索聚合服务、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等下一代绿色能源新模式、新业态。此外,针对用热用汽企业的特殊情况,洋口镇也在积极探索生产原料绿色替代方案,如推广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热供汽技术,以降低企业清洁替代成本。

  一大早,位于洋口镇化工园区的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随着自动化生产线启动,机器运转的嗡嗡声传来,一批带着“绿电身份证”的化工产品陆续被生产出来。

  “6月上旬,企业投资约1700万元改造的绿色专线正式运行,目前,这条连接双南变的专线已具备绿电物理溯源条件。”公司总经理周升波介绍,泰禾是一家典型的外向型企业,出口产品占七成,绿电专线的建成投用,让企业产品在海外市场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我们还对照公司碳减排三年工作方案,建设了屋顶光伏以及多项降低动能和单耗的技改和精益生产项目,将绿色生产理念融入各环节中。”

  作为省级绿色工厂,泰禾不仅“内卷”,更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向“绿”而行。“碳排放不仅仅是加工制造环节的事,它藏在供应链的各个角落,需要联动上游供应链共同转型。”周升波说,当下,泰禾正积极与供应商沟通,推动他们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和生产工艺,从源头上减少碳足迹。

  骨干企业引领绿色浪潮。目前,洋口镇化工园区内,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作标杆引领,率先打造零碳工厂;九九久、三美等多家企业已取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70多家企业完成清洁化生产审核,3家企业建成智能化工厂,另有31家企业明确提出绿电需求,预估绿电需求达77.8万千瓦。

  “洋口镇现有规上企业107家,已形成精细化工和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药物、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五大产业板块,绿电消纳的工业应用场景丰富,需求全面。”刘清江介绍,锚定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该镇将积极鼓励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为迈向“零碳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洋口镇零碳产业园数智化平台控制室,只见大屏上正实时显示着接入企业的能碳数据。

  “携手远景能源,我们已初步搭建零碳数字化操作系统,现已接入包括优嘉、泰禾在内的80余家规上企业碳排放基础数据,基本实现园区碳排放底数的摸排,初步建立园区和企业的能碳管理体系和监测机制。”刘清江介绍,该系统以智慧物联网平台为数字底座,在区域政府端和企业端分别部署政府侧能碳双控管理平台、企业侧能碳管理系统,连接政府与企业两类主体,实现政府和属地企业的用能及碳排放数据打通及统筹规划管理,目前主要设置有驾驶舱、新能源专题、碳排放专题、零碳洋口四大模块。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精细化管理与绿色低碳创新,洋口镇已开展碳排放核查的企业占比达15%,开展碳足迹核算认证的企业同样占比15%,规上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率达22%,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4%,省级以上绿色低碳相关创新平台数量已超过40家。

  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

  “我们将继续深化与远景能源、德国莱茵合作,打造基于数字化的碳认证体系,加快园区零碳数字化平台的技术升级,完善‘绿色智联’管理服务平台功能,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体系,帮助园区企业提升碳管理能力,实现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减排全流程闭环,创新‘零碳’产品认证示范。”刘清江介绍。

  洋口镇正致力于将零碳产业园打造成为培育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在生产端,建设环保静脉产业园,推动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在生活端,建成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器光储充一体化微网试点,推动绿电产生、绿电存储、绿电输出和绿电经济商业闭环;在生态端,建有36个空气微站、2个超级站、3个恶臭电子鼻站点和1个高精度恶臭站,全面提升园区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和非现场监管水平。

  同时,在园区内河河道布设有12个水质监测自动站和6座浮标站,确保河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截至目前,依据资源利用循环化,区内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0%。

图片名 客服